近日,记者从武汉海事法院获悉,该院宜昌法庭在短短1个月内成功诉前调解一起诉讼标的额达7800余万元的码头建造合同纠纷。
收到原告某航道工程局诉讼材料以后,武汉海事法院宜昌法庭法官助理余辉仔细阅读诉讼材料,经过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到双方当事人之前具有较好的合作和信任基础,因被告方资金链紧张多次延期付款才导致诉讼。
在与被告方负责人沟通过程中,法官助理余辉获悉其即将引进战略投资者缓解现金流紧张局面,敏锐地感觉到该案高度具备调解的可能,随即向被告方分析普通诉讼程序中判决、执行可能产生的资金、人力成本、信誉损失,以及可能对引进资金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后果,提出了节约成本、尽快化解纠纷的诉前调解方案,并同时向原告某航道工程局建议暂缓保全、给被告创造优良环境引进资金、“以时间换空间”的调解方案,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处理该起纠纷。经过多次电话、微信、诉前调解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当事人确定了调解方案框架,约定共同前往法庭签订调解协议。
现场调解过程中,由于涉案工程复杂,标的额巨大,框架协议条款较多,在法官助理余辉初步审核之后,再由法官任妮娜认真逐一审核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逐笔详细核实工程款本金及利息,充分听取调解意见,向双方当事人释明初步框架协议中部分条款约定不明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提出修改建议。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申请法庭制作诉前调解书。随后,任妮娜法官及时制作印发了民事调解书。
至此,一起标的额7800多万元的码头建造合同纠纷成功化解。据悉,该案是宜昌法庭近五年来受理的标的额最大,也是该院诉前调解标的额最大的一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