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网站app船货通下载连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直击非法采砂 “痛点”!偷采2万方判赔1300万,非采1000万方判赔近30亿元!
直击非法采砂 “痛点”!偷采2万方判赔1300万,非采1000万方判赔近30亿元!
2023/10/8 9:56:01 来源:砂石骨料网 点击量:1224
0
   据了解,广东云浮郁南县盗采河砂现象在过去比较严重。打击非法盗取河砂的违法行为一度成为基层检察院痛、难点问题。郁南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非法盗取河砂利润高,违法成本低,有些人抱着“大不了坐几年牢”的心态铤而走险,仅仅依靠追究刑事责任进行惩治,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不足。

近年来,为了破解非法采砂的难题,广东云浮郁南县检察官推出“价值替代法”来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数额。让盗采河砂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起到了“办理一件、震慑一片”的效果。

其中典型的案例有:其一,2018年,4人在郁南县南江河段进行非法偷采河砂2万余立方米,价值250多万元,最终通过“价值替代法”来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数额,检察机关依法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达1300多万元,获得法院支持。该案是广东省第一起非法盗取河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案件(详见下文)

其二,今年8月,广东高院公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泉等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佛山检察机关综合运用“价值替代法”,依法向9名被告追偿生态环境修复等各项费用共计29.6亿余元,获得法院支持。该案也是全国判决赔偿数额最高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详见下文)

偷采河砂2万方,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超1300万元

2018年4月,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检察院介入了一宗重大非法盗取河砂案的查办。经审查,谭某记、柳某开等四人在没有获得开采河砂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在郁南县南江河段进行非法偷采河砂2万余立方米,价值250多万元。

此案中,检察机关依法追究了谭某记等人的刑事责任。但在民事层面,还有不少难题尚待办案检察官解决:非法盗取河砂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如何定性?具体生态环境损害数额如何确定?追偿到的生态损害赔偿归属哪一方?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办案检察官查阅资料,学习生态环境专门知识,同时依托不同领域科研部门的专业力量,最终研究选取了“价值替代法”来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数额。

价值替代法,即依法建立一种更具可操作性的非法盗采河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使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具体化,全面突破办案阻碍的一种价值评价办法——这也意味着,困扰办案机关多年的生态环境损害定性与赔偿数额量化问题,在该案中得到解决。

这是广东省第一起非法盗取河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案件,检察机关依法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达1300多万元,获得法院支持。

办案检察官表示,此类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使犯罪分子为其损害环境行为付出了应付的代价,高昂的环境损害修复费用赔偿款也触及到了盗采河砂者的“痛点”,起到了“办理一件、震慑一片”的效果。

广东涉黑组织非法采砂超1000万方 判赔29.6亿元!

8月14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涉及1宗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采矿罪,数罪并罚,主要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令其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等费用共计29.6亿余元;判处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并连带承担上述赔偿责任。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该案是全国判决赔偿数额最高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既打击了黑恶势力大肆非法采矿敛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通过责令赔偿高额款项促进了北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据了解,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对于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以林某泉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北江干流三水河段非法开采河砂超过1000万立方米,并实施多起刑事犯罪,严重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秩序。

非法采矿行为导致河道生态环境及部分植被严重破坏,河流堤岸及地形地貌发生明显改变,出现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高达29.6亿余元。

广东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采矿罪等对林某泉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令其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等费用共计29.6亿余元;判处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并连带承担上述赔偿责任。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当天表示,广东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司法理念,充分运用好刑事、民事、行政司法手段,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司法保护力度。

除在林某泉等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判处高额赔偿外,广东法院还在某养殖基地擅自占海造地案中并处海域使用金16倍罚款,在某垃圾处理厂固体废物污染案中判赔1.3亿元生态环境修复等费用,在某光电公司超标排放废水、废气案中判令该公司承担上千万元高额赔偿责任,让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真正“长出牙齿”。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6月,广东省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62186件,其中刑事13977件、民事28745件、行政19464件。

近年来,“价值替代法”评估方式得到司法实践验证,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办案模式。

编辑 | 杨浩威 · 审核 | 杨晓东

来源:南方Plus 羊城晚报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