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网站app船货通下载连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从复线到三线打造京杭运河“水上高速”
从复线到三线打造京杭运河“水上高速”
2008/11/28 0:00:00 来源:扬州网讯 点击量:986
0
日前,京杭运河邵伯、施桥三线船闸扩容工程同步开工,工程资金总概算分别为4.56亿元和5.87亿元,计划工期为36个月。从复线到三线,两座船闸的通过能力将大为提升。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王昌保、省航道局局长董文虎,副市长纪春明出席开工典礼。
  京杭运河徐扬段的“肠梗阻”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京杭运河在江苏省纵贯8市,其中徐扬段全长404公里,在这一条水运大动脉上,沿线共建有10座通航枢纽,其中扬州段占123公里,分布有邵伯、施桥两座船闸。
  “邵伯、施桥船闸已成为制约徐扬段航运的‘瓶颈’。”扬州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尹建平介绍,徐扬段上游沿线8座船闸扩容改造已全部结束,目前,仅剩下扬州市邵伯、施桥两座船闸未实施扩容,当上游船舶沿运河而下,由于邵伯、施桥船闸通过能力低,经常造成船舶滞留。
  “过闸对我们船民犹如过‘关’一样。”在邵伯船闸,一位正准备过闸的老船民乔立军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排队等候过闸约需3-4天,遇到汛期、检修等特殊情况就更长了。2003年汛期泄洪时,过闸花了有半个多月时间,那次,有6000多条船、2万多船民滞留在北至高邮、南至长江口的运河内。
  “邵伯、施桥船闸近年来一直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尹建平介绍,邵伯、施桥船闸的设计通过能力仅为8000万吨,而目前实际船舶通过量高达1.4亿吨。
  新增“车道”,打造运河“水上高速”
  “瓶颈”一定要打破!在江苏省政府、省交通厅、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邵伯、施桥三线船闸扩容工程终于定下了最终的设计方案,总投资10亿元,计划工期36个月。
  “船闸和高速公路一样,扩容就如新增了‘车道’。”市航道处处长夏正东形象地说,按照设计方案,邵伯、施桥船闸将在复线的基础上改为三线,就好似为过往船舶新建了一条宽阔的“路”,可以分流船舶缓解交通拥堵。
  从“两车道”增加为“三车道”,邵伯、施桥船闸的通过能力将提高50%以上,这对船民来说,最直接的利好即是待航时间减少。
  邵伯、施桥三线船闸建成后,将使黄金水道京杭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高速”,对于进一步提升京杭运河作为“北煤南运”水运主通道的功能,促进徐扬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公铁水空”综合运输体系
  邵伯、施桥三线船闸工程开工建设,是打通京杭运河水上“大动脉”的重要举措。市交通局局长蒋爱祥说,未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成为扬州构建“公铁水空”综合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水运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期,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蒋爱祥介绍,国家正大力发展水运,2004年开工的京杭运河扬州段“三改二”整治工程,及邵伯、施桥三线船闸扩建工程,将全面提升航道的通行能力和沿线生态环境,京杭运河将成为“黄金水道”。加之扬州市目前正加快推进的淮扬镇铁路、苏中江都机场等重大项目,扬州市“公铁水空”综合运输体系将很快形成。
  蒋爱祥认为,作为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T”字形交汇处的经济区,水运的大发展将对扬州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运河资源将是扬州一笔巨大的财富。可喜的是,扬州市正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三大工程”,大力推进沿河开发,抢抓发展新机遇。在槐泗河口以南建设以生产资料为主的公、铁、水联运的物流基地;在运河东岸和南绕城公路南侧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物流中心;在城区段两岸建设宽百米的绿化景观,建造“运河之心”等一批重点工程。
  可以预见,水运的再度繁荣,扬州,必将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运河名城”。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