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网站app船货通下载连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航运服务 > 水运知识
落水人员救助方法
2009-04-28 来源: 点击量:1764
0
人员落水险情是指船舶发生事故、船员发生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人员落水的险情。
一、 险情特点
(一)落水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快,尤其是低温水域更是如此。因此在发现有人员落水时应注意及早进行施救。不穿保护服的落水者在不同水温中的可生存时间见下表:
海水温度(℃)  低于2   2-4  4-10  10-15 15-20 大于20
可生存时间(h) 3/4h以下 1.5h以下 3h以下 6h以下 12h以下 视疲劳程度

(二)内河由于水流较急,船舶和水工设施密集,落水者顺水漂流较快,容易遭受其它威胁,需要得到及时救援。
(三)内河水域流向流态复杂,支汊较多,落水者搜寻范围广。
二、 搜寻
人员搜寻要确保反应快速、高效,同时也要采取科学方法,尽力搜寻落水人员。
首先确认搜寻的方向。根据内河水流特点,人员落水后一般顺水漂流,一般顺水流方向开展搜寻。
其次明确搜寻的范围。综合考虑人员落水地点的水流流向、流速、河道走势、周围支汊河道分布、船舶设施分布密度等因素,决定搜寻的范围和重点水域。弯曲河段一般沿凹岸一侧搜寻。根据落水位置及水流方向、水流速度等迅速拟定搜寻范围,安排力量分区搜索,全面覆盖,提高救助成功率。
内河搜寻的常用方法主要是多船分段分片同时搜寻,通常利用目测方式发现落水者。有条件时可使用雷达、红外线搜寻设备、夜视仪等现代设备,夜间还可根据遇险船舶的货物特性、油迹气味追踪遇险船舶和人员的位置,以提高搜寻的效果。
海巡艇配备的雷达一般具备近距离扫测分辨人体目标的功能,在风浪较小的天气情况下,可使用雷达扫测协助搜寻。
红外线摄象机或前视红外线雷达是用于探测热量放射物的被动探测系统。装置通过探测温度差值来产生可视画面,所以通过探测目标人体体热,可实施搜索。
三、 救助原则和方法
(一)救助原则
先发现先救,后发现后救;先救近处的,后救远处的;先救无救生器材的,后救有救生器材的;先救伤病员,后救其他人员。
(二)救助方法
1. 抛投救生浮具
在搜寻到落水人员后,应及时投下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浮具。抛投时一般选择在落水人员上风上游方向,尽量接近落水人员,以便落水人员获取。
夜间应打开探照灯和其它照明设备,派专人携带望远镜登高瞭望,不断报告落水者的方向。如配备有自亮灯浮救生圈时在夜间应抛下带自亮灯浮救生圈。
2. 船舶靠近落水人员
救助船根据现场环境和本船操作性能,从下风下游迂回包抄或等候等方式,靠近落水人员。救助船在接近落水人员时应停车并摆开船尾,以避免船尾和螺旋桨伤到落水人员。
3. 救助落水人员
救助船靠近落水人员后,如果落水人员仍有行动能力,救助船上人员可抛出附有救生浮索的救生圈,先将落水人员拉至船边,再拉扶到船上。若落水人员较重的,可以考虑两人协助将落水人员先往水中按下,再借助反冲的浮力顺势上拉。
如果落水人员不易接近,或无法直接拉起,或已失去知觉的,救助人员可用艇篙、绳索等工具,小心地钩住落水人员的衣物,将其拉至船旁救起。
在以上几种方法都无法将落水人员救起时,救助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穿好救生衣,系上安全系绳,携带救生圈下水将遇险人员救起。一般救助者游到落水人员身边时,将救生圈套在落水者掖下,再由船上人员将两人一起拉回。
救助者一般不宜徒手下水救人。若因情况紧急不得已采用时,救助者应注意:尽量不要让落水人员缠上身,当与落水人员正面相遇时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如落水人员试图向你靠近时立刻松手游开。救助时应从背后接近,抓住落水人员的下巴,使落水人员仰面,让落水人员的头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落水人员的肩膀,采取仰泳的方式救助落水人员。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