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船中,锚的作用非常重要,正确合理地使用锚会给我们的船舶操控带来方便和安全保障。将锚的使用方法分为以下几种,如,锚泊作业、靠离泊作业、紧急避险作业和其它安全作业,我们来看看在这几个方面,锚分别会起到怎样的意想不到的作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邀请了长航货运集团的潘经恒,潘老师着重谈谈靠离泊作业和紧急避险作业过程中的用锚方法,请大家继续往下收听。
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来谈谈如何利用锚的抓力来控制船首的靠泊速度。
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除了使用拖船协作以外,还可以利用船舶自身的锚来辅助靠离泊作业。在受潮水影响的港口,通常采用顶流驶靠法,要根据船舶实际吨位、装载情况、受风面积、船舶操纵性能以及当时的天气实况,决定船舶的驶靠速度、靠泊夹角以及用车的时机。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操作了。例如,左弦靠泊时我们就备右锚,这个时候最好让锚爪离水面1 m左右,如果吹拢风比较大,可以适当地拉大挡子,令船首驶抵码头下缘时保持与码头横距3倍船宽的距离,压左满舵,控制船速在2节以下,并保持一定的夹角。当船首接近码头上缘时,抛下右锚,送链长度根据水深情况,使实际铺链20 m左右,然后刹住。这样通过锚的抓力控制船首向码头的移动速度,抵消吹拢风的作用,再配合以车舵,就可以达到安全靠泊的目的。
在了解了利用锚的抓力来控制船首的靠泊速度后,潘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利用拖锚来控制船速。
当吹开风较大而水流的作用较小时,在没有拖船协作的情况下船舶靠泊会非常困难。因为在船舶接近码头时,由于吹开风的作用,驾驶台受风面积较大,这样就会使船舶首尾线与码头的夹角越来越大,使船舶很难贴拢码头。为了控制驾驶台不至外移,必须开车增加舵效,这样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船舶接近码头时,一开车就会增加船速。如何既能增加舵效又能降低船速呢?利用拖锚的方法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具体操作如下:当船舶接近码头下缘时要让船舶处于停车备锚状态,尽量以较低速度接近码头,当发现没有舵效时,压右满舵,开进车,同时抛右锚1至2节入水,在这个步骤中,可视水深而定,基本保持20 m左右铺链长度时,刹住! 这样由于拖锚的作用,船速会迅速地下降,并且瞬时开车而产生的排出流会增加舵效,船尾就会向码头靠拢,克服吹开风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完成靠泊任务。
如果当船舶失控时,要想控制危险局面,如何利用锚来进行紧急避险呢,潘老师也给大家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当船舶由于主机失控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就地抛锚,以免发生碰撞、搁浅等破坏性损失。而这种抛锚要求的技术和难度都是比较高的,要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而定。不管怎样,要能把锚安全地抛下去而不发生锚链断裂,导致丢锚就算成功。船舶失控都是没有预兆的,这往往令驾驶者措手不及。因此,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周围环境,再根据船舶的实际速度、吃水、吨位等决定用锚方法。
通过以往的一些案例总结,当船速过快或吨位过大时,换句话说,也就是船舶惯性过大时,要想通过锚和锚链的系驻力将船舶停下来,必须控制出链长度,经验法则:惯性G与出链长度L成反比。当然出链长度也不能过短,否则没有足够大的拖锚拉力,不能够达到控制船速的效果。
在以下的时间里,晨夕要给大家介绍其它几种操纵用锚的方法:
抛单锚进行掉头作业。
当船舶在受限水域需要掉头时,首先应控制好船速,备哪只锚由掉头方向决定,一般与掉头方向一致,往哪个方向掉就用哪边的锚。抛锚时可根据水深决定出链长度,同时观察锚链方向,配合车舵完成掉头作业。
利用锚链的张力进行船舶脱浅作业。
用这种方法的船舶一般吨位较小,并且脱浅所需的张力不应过大。具体方法是:用小船将锚送出6节左右,然后将锚掷于水中,再通过搁浅船舶的锚机绞锚链,使锚抓牢底质后,锚链产生张力,牵拉搁浅船舶脱浅。
其它一些特殊情况的用锚操纵作业。
比如:有尾锚的船舶进行首尾锚泊作业;抛锚系单浮筒作业;为了控制船速而抛锚进行滞航作业,等等。
不过,随着船舶操纵技术不断发展,车、舵、锚、缆等的科技含量将不断提高,相信船舶的航行安全,一定会得到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