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事局简介
一、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事局于2000年12月18日在原交通部南京长江港航监督局基础上挂牌成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的分支机构。南京海事局原名为交通部南京长江航政分局,成立于1965年,1987年更名为交通部南京长江港航监督局。南京海事局在长江南京段水域和港口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理》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权,统一管理长江南京段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通航环境和船舶航行秩序、服务航运经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管理职责。
南京局从1965年成立到2005年,前后共经历40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5年南京航政分局成立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改革开放,时间跨度大约为20年,当时服务对象是企业,主要是中央部属航运企业。第二阶段,即从1986年南京港对外开放到二十世纪末,时间跨度约为15年,这期间的服务对象是整个水运行业。第三阶段,即2001年以来成立的南京海事局,这5年海事的服务职能发生了转变,由服务水运行业转变为社会提供服务。在40年的变迁与发展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南京局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断适应航运经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基本局情
1、机构设置。全局内部机构总数为24个:(1)内设机构9个: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含纪检监察室、团委)、工会、人事教育处、财务处、装备与信息处、指挥中心、督察处、监管处、政务中心。(2)南京市政府派驻机构1个:水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值班室)。(3)动态执法派出机构5个:执法支队、第一、二、三、四水上执法大队。(4)派出机构6个:梅山海事处、浦口海事处、新生圩海事处、栖霞海事处、大厂海事处、仪征海事处、龙潭海事处。(5)临时机构1个:大胜关长江大桥海事处。海事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海事静态行政执法和陆域海事动态行政执法检查;水上执法大队主要职责是负责管辖段的水上海事动态执法和巡航监护工作。海事处和执法大队在职责上既要做到动静分离各司其责,又要做到动静配合,相互协调,实现海事执法关口前移,执法重心下移 。
2、人员情况。南京海事局现有正式职工总数为404人,其中:在职职工293人,提前退休职工24人,内部退养职工9人,离休职工5人,退休职工73人,女职工57人(在职女职工34人)。在职职工293人中,执法管理类人员216人,支持保障类人员77人。另外,聘用编外合同工41人。在现有293名在职职工中,干部身份187人,工人身份106人,分别占总数的63.8%、36.2%;干部中,女干部28人,占干部总数的15%。在干部中,在职科以上干部40人,其中,局领导5人,中层干部35人(副处2人,正科23人,副科10人);不占职数副科以上干部22人,其中,调研员3人,主任科员15人,副主任科员4人。文化结构,大专以上学历177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1人,大专学历84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60.4%、0.7%、31%、28.7%;专业技术结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9人,中级技术人员51人,初级技术人员89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6.5%、17.4%、30.4%;年龄结构,30岁以下人员16人,31-35岁人员36人,36-45岁人员105人,46-55岁人员107人,56岁人员29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5.5%、12.3%、35.8%、36.5%、9.9%。职工中,执法人员190人,非执法人员103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64.8%、35.2%。执法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144人,占执法人员的75.8%,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26人,占执法人员的66.3%。
3、装备情况。全局在航海巡艇14艘,车辆26部,其中海事执法车15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已建成VTS工程4站1中心,对水上船舶动态实施空中监控;海事信息化形成以局机关为中心,上通江苏海事局、下达各海事处的专线网络,专线共8条(其中,梅山、浦口、新生圩、栖霞、大厂、龙潭租用电信线路,仪征通过交管微波连接)。在海事管理中,船舶动态、费收软件,船载客货、通航管理、事故应急软件,行政处罚软件,政务受理软件,以及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文件档案管理软件已得到广泛应用。截止2005年底,全局固定资产8500万元。2005年11月,经交通部批准,将在南京建设江苏海事局南京监管救助综合基地。南京海事局机关没有办公楼,借用南京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业务房办公。十一五期间南京海事局将建造海事综合业务办公楼。
4、基本特点。南京海事局有着40年发展历史,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人才拥有量大,积累的经验较为厚重。这是统筹谋划南京海事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又积淀一定的历史包袱。一是职工队伍老化,发展后劲受到制约。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三是南京海事局现行体制与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影响了海事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人员编制是五年前确定的,没有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辖区情况
1、管辖范围。南京海事局管辖水域,上自长江江苏与安徽交界水域的慈湖河口与乌江河口连线,下至长江新河口与仪征十二圩连线,干线长98km,平均江宽3.3公里;水道自上而下有8个,即乌江水道、凡家矶水道、南京水道、大胜关水道、宝塔水道、草鞋峡捷水道、龙潭水道、仪征水道,通航水域150公里。长江南京段干流岸线196Km,江心洲岸线总长109km。南京港规划港口岸线126km,占总岸线长度的41.3%,其中已利用58.3km,占港口岸线的46.3%。
2、码头渡口。辖区码头泊位471座,其中,万吨级码头41座,千吨级码头171座。在471座码头泊位中,港口集团码头60座,占码头总数的12.7%,企业自备码头207座,其他码头204座。辖区码头中,对外开放码头30座(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临时开放码头46座;装卸危险货物码头63座,其中,散装油类作业码头22座,散装油类及危险液化码头21座,散装液化专用码头14座,包装危险货物码头4座,散装固体危险品码头1座,散装油类过驳作业锚地1个(含5个锚位)。辖区渡口12道,客汽渡船23艘。2005年辖区渡口客流量912万人次/年,车流量73万辆/年,每天客汽渡班次为500次,其中:中山码头轮渡每天104个班次,大胜关4道客汽渡每天169个班次,板桥客汽渡每天150个班次。水上服务区7个。
1986年3月,南京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20年来,先后与76个国家和地区160个港口建立了通商关系。2005年35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进出南京港。
3、港航单位。目前,南京地区港航单位68家,船舶安全管理公司16家,外轮代理公司16家,货主单位80家。沿江修造船厂43家。
4、管辖船舶。南京海事局登记船舶732艘,其中登记海船292艘,总吨位517357吨;登记河船440艘,总吨位483283吨。
5、南京港特点。一是水深条件良好。大桥以下设标水域水深10.5米,万吨级海轮常年通航;大桥以上水域河势稳定,受风流潮影响较小,是天然内河良港。二是港口功能齐全。南京港是我国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综合性江海中转枢纽港口,承西接东,辐射内陆,集吞吐疏运于一体。三是沿江经济丰富。长江穿越南京市区,两岸园区密布,企业众多,为航运发展提供经济走廊。四是发展潜力大。水道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岸线已利用117km,可利用岸线46km。不利因素,离海口较远。距离长江口430km。
四、业绩指标
南京海事局成立以来,在江苏海事局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海事执法活动中心工作,通过实施船舶定线制,改革海事执法管理模式,加强水上巡航执法,规范船舶安全行为,适应并促进了航运生产和港口经济的发展。2001年辖区船舶日流量为1800艘次,2004年达到2500艘次,同比上升了38.9%。2001年船舶进出口签证71000艘次,2005年达到196000 艘次,同比上升了176.1% ,2001年,南京港吞吐量只有5600万吨,2005年,南京港进出港货物为1.07亿吨,同比上升84%,其中危险货物进出量4527万吨,包装危险货物186种,散装危险化学品105种,集装箱54万标箱。在船舶流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水上安全形势日趋好转,船舶交通事故逐年下降,2001年辖区发生水上交通事故21起, 2002年14起,2003年和2004分别发生10起,2005年以来仅发生7起,2005年辖区水上交通事故件数与同期船舶流量的比值仅万分之0.36。
五年来,南京海事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适应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色完成了南京长江二桥、三桥施工建设、“西气东输”管道过江工程、京沪高速铁路桥、南京过江隧道、南京长江四桥钻探工程等维护任务,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水上施工和航运生产安全无事故。2005年3月1日起,根据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告,成功地实施了大胜关水道禁航,保护了南京市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清洁安全,为南京市沿江地区综合开发和“十运会”圆满召开做出了贡献。
五年来,南京海事局通过广泛开展“安全畅通文明”航段、“文明平安”渡运线、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连续7年保持了“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达标单位”,“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五、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江苏海事发展纲要,按照“四化”“三基本”要求,围绕我局确定的“一个中心、履行两种职能、推进三项工程、实施一个战略、实现六个更加”的目标,努力创建五个第一,力争在十一五末期,使南京海事局进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
“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海事执法活动中心工作;“履行两种职能”,即履行海事执法和服务职能;“推进三项工程”,即全面深入推行海事行政执法规范和海事政务管理规范,全面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程;“实施一个战略”,即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实现六个更加”,即实现监管更加有效,服务更加优质,辖区更加安全,水域更加清洁,环境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
实现五个第一,即我们要在江苏海事系统,要率先建成巡航救助综合基地和油污应急中心,海事监管与防污染手段第一;要率先完成《江苏海事管理体系规则》实施工作,内部管理系统化第一;要率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岗位人才拥有量和有效使用率第一;要继续想方设法改善通航环境,促进长江单港吞吐量保持第一;要继续查漏补缺,拓面挖潜,保持内河单港船港费征收额第一。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局将在江苏海事局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记江苏海事建局指导思想、治局理念和海事精神,通过四个转变,达到一个目的。四个转变,即转变思想观念,走跨越式发展之路;转变行为习惯,加快“四化”建设;转变服务方式,不断丰富发展内涵;转变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海事形象。使南京海事局成为维护南京长江水上公共安全的生力军。
网址:http://www.njm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