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随着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抓扬17疏浚船队驶离施工水域,长江上游温中坝水道养护疏浚圆满完工。
该工程于2月10日现场定位,次日进行施工,经过30余天的紧张疏浚,共计完成疏浚方量3.388万立方米,经完工测量,浅区航道内图示最浅水深已提升至3.5米,有效改善了温中坝水域通航条件,为枯水期长江上游航道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中坝水道浅区主要位于滩中段关溪#2红浮处(长江上游航道里程802.3km左右)和温中坝#3过河浮处(长江上游航道里程802.2km左右),兼有浅、险、弯、窄的碍航特性,是长江上游著名的浅险水道之一。
受往年人为活动影响,近年来,该滩段枯水期过流面积增大,上、下深槽过渡段逐渐变得宽浅,枯水期泥沙易在温中坝中段落淤,形成碍航浅区,造成尺度吃紧,制约了船舶通航效率,也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隐患。
为确保长江黄金水道枯水期,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航道畅通安全,长江泸州航道局高度重视,通过跟踪观测、统筹谋划、提前疏浚等方式顺利启动了该水道疏浚工程。疏浚期间,该局高度重点对该水道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航道船艇、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每日对疏浚现场进行航道巡查,每周组织开展疏浚测量和航道探测,及时掌握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在白天非禁航施工时期,该局通行信号指挥中心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指挥船舶通行532艘次,夜间禁航施工时期配合做好禁航信号揭示工作,按下了保障航道畅通安全“主动键”。
下一步,长江泸州航道局将继续关注重点水道冲淤变化情况,适时开展养护疏浚工作,全力保障枯水期及船闸检修期航道尺度,为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