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古运之畔,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篇章于四年前徐徐铺展。2021年4月,“无中生有” 的梁山港如破茧之蝶,轻盈却又有力地开启了公铁水多式联运通航的征程。它凭借非凡的魄力,将瓦日铁路、京杭运河与长江紧密串联,精心勾勒出崭新的 “丰” 字形大通道,瞬间为沉寂千年的古老运河注入了汹涌澎湃的活力。
2025年4月9 日,梁山港迎来了公铁水多式联运通航四周年的重要节点。这座屹立于京杭大运河通航河道最北端的现代化港口,在四年间以“通江达海”的豪迈气势,成功激活了千年运河的磅礴动能。如今,它已然蜕变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关键物流枢纽,更是在济宁市乃至山东省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化作一张耀眼夺目的名片。
占据 “黄金坐标”,稳坐咽喉枢纽之位
梁山港所处之地,无疑是天赐的 “黄金坐标”。它稳稳雄踞于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的 “黄金交叉点”,与瓦日铁路的直线距离仅仅1.8公里。这一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西煤东输的咽喉要地。每年,来自晋陕蒙地区的优质煤炭资源,如同奔腾不息的黑色洪流,沿着瓦日铁路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梁山港不仅是山东煤炭保障供应的中流砥柱,更是巧妙借助运河航道,一路南下顺利驶入长江,将宝贵的资源辐射至繁华的江浙沪地区。就这样,它成功搭建起一座稳固的桥梁,紧密连接起西部煤源产地和长三角经济区,进而成为区域物流运输网络中无可替代的关键枢纽。
当前,我国西煤东输主要依赖朔黄线、大秦和瓦日线这三条铁路运输线,而北煤南运则依靠京沪、京九、京广等干线。然而,其中京九、京广干线属于客货混用,运力受到极大限制,运输成本也居高不下。但梁山港所处的绝佳位置,巧妙地化解了这些棘手难题。它充分借助水运运量大、成本低的显著优势,将铁路与水路运输完美融合、无缝衔接,在全国煤炭运输的大格局中稳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14年瓦日铁路建成通车起,梁山港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联通的咽喉节点,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犹如一颗关键的棋子,盘活了整个区域的物流运输棋局。
在过去的四年里,梁山港的项目建设成果堪称斐然。3#煤棚封闭工程、多功能煤棚、焦炭散改集中心等项目相继顺利投入使用。集装箱业务更是发展势头迅猛,从2023年到2024年,吞吐量的增幅超过了158%。当下,梁山港的二期规划正稳步有序地推进当中,按照 “一心、两轴、三片区” 的科学格局进行精心打造。预计在3至5年内,这里将崛起一座年产值超300亿元、年吞吐量达5000万-7000万吨的港产城一体化综合园区,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多重优势叠加,领航行业发展之路
梁山港在硬件设施方面,拥有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乃至亚洲之“最”。亚洲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封闭式储煤棚,宛如一座巍峨的黑色宝库,静静矗立在港区。它能够静态容纳90万吨煤炭堆放,其规模之宏大令人惊叹。全国首台接卸C96双翻卸车机,以及每小时可处理2500-3000吨货物的全国最先进自动化堆取料机,让梁山港即便自身不产煤,也凭借强大的煤炭转运能力,被业内人士形象地赞为不产煤的“地上煤矿”。
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梁山港更是一马当先,勇立潮头。它率先建成了江北第一个集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身的内河智慧化调度信息平台,这一平台犹如为港口植入了一颗 “智慧大脑”,实现了对港口运营的统一指挥、智能管控。铁路六大系统的全面建成,以及运河首家装船机无人值守的常态化运行,见证了梁山港从人工化作业逐步迈向机械化、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精彩三级跳。一系列科技项目成功被纳入市、省重点研发计划,在智慧力量的赋能下,港口作业效率屡屡刷新纪录。普通煤种平均卸车效率高达13循环/小时,直取装船平均效率突破750吨/小时,充分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高效作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欧班列成功抵达梁山港,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济宁港航的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以往的 “买全国、卖全国” 华丽升级为 “买世界、卖世界” 的贸易大格局。“济宁港航” 的品牌声名远扬,日益响亮,吸引了各大央媒的目光,成为媒体争先报道的焦点。随着关注度的持续攀升,梁山港的名气也逐渐传遍四方,企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客户纷纷慕名而来,汇聚于此。
使命光荣重大,推动区域繁荣发展
近年来,济宁市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紧紧抓住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全力做大做强港航物贸,深度挖掘产业资源,坚定不移地推动内河航运朝着绿色低碳高质量方向发展。市委、市政府更是高瞻远瞩,把 “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 列入事关济宁长远发展的 “九大战略” 之一,明确聚焦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
在这四年间,梁山港紧紧依托自身的 “黄金坐标” 区位优势,始终坚持 “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拓市场”的发展战略。贸易团队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积极开展 “敲门行动”“串链行动”。如今,已成功拥有近百家稳定及储备客户,煤炭市场贸易储备量高达4000万吨。不仅稳固了传统的煤炭业务,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成功开发出焦炭、钢材、粮食等多元业务,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市场,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物流运输模式创新方面,梁山港同样成绩卓著。顺利开通2000吨级船舶航线,实现了河江海联运的无缝对接。通过国铁箱铁水直连,开创了全国内河首家铁路箱货物 “一箱到底” 的多式联运新模式。大力实施港港联动策略,带动济宁能源集团权属港航企业携手共进,共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为贸易流通的顺畅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2024年,梁山港的集疏港量从1380万吨大幅增长至3200万吨,年均增速达到33%;营业收入从58亿元稳步提升到91亿元,年均增速为14%,连续三年成功建成百亿物流园区。如今,“以港育产、以产兴城、港产融合” 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且发展态势愈发强劲。
回首这四年的奋斗历程,从全国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到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山东省社会责任企业、山东省五星级物流企业等,四年来,10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见证了梁山港的茁壮成长。展望未来,梁山港将继续勇挑“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使命重担,在建设“国内第一大内河港”的伟大征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将为千年运河的再度辉煌,为新时代港航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磅礴的力量。
运河重焕黄金彩,强市兴邦意气扬。愿化星辰添盛景,长歌浩渺颂荣光。每一艘从梁山港启航的货轮,都满载着希望,驶向更为广阔、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