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98年我的船就造好了,一直到现在整整26年,面临‘退休’的时候又恰好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拆船还有补贴。”11月底,“东疆祥”船船长陈道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江门交通局、江门海事局和船公司、船厂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指导服务,仅用54天既完成申报到拆解的全部步骤。
自今年 3 月起,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建立健全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指南,逐船严格审核把关。同时,在广东省水运监管系统上线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功能,实现拆解申报全流程网上办理。在船舶拆解过程中,各地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海事管理机构强化现场监管,认真查验并核销相关证书,进行实船验证,确保拆解工作合法合规。
政策推动 广东船舶业迈向 “新” 高度
2024 年 3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促进投资消费、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产业升级意义非凡。
月前,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在今年8月国内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发布后,我们三个月内就迅速拿到了100艘内江内河清洁能源船舶LNG动力包订单,总金额超过2亿人民币。还有更多订单正在洽谈中。”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蓝水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卖卫东说。11月初,中集安瑞科公布了与安徽多家航运与船舶制造公司的签约信息,并披露公司将为50艘清洁能源动力船提供LNG动力包。该笔订单公布后不久,公司再下一城,又获得了长航货运有限公司50艘LNG船舶供气动力包供货协议。
广东一直走在航运业“脱碳”的前沿。早在 2021 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就牵头成立内河船舶 LNG 动力应用工作协调小组,全力推进全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创建。截至 2023 年底,已成功完成新建和改造 LNG 动力船舶 206 艘。
此前,在广西大藤峡船闸,珠海港(5.610, 0.03, 0.54%)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的 LNG 动力船舶 “高栏 863” 轮在优先过闸政策支持下顺利通行,安全驶过复杂航段,开往长洲船闸。目前,珠海港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等 4 家公司的 64 艘 LNG 动力船已成为广东省首批获得西江航运干线优先过闸资格的船舶。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引导下,广东容大航运公司投资10亿元建造70艘LNG 动力船舶,投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 LNG 单一燃料动力船舶航运企业。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高碳排放船舶将被市场淘汰,新造船转向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老旧营运船舶以旧换新政策将加速清洁能源船舶在广东的普及。” 水运具有运能大、污染少、能耗低等优势,随着船舶绿色化水平的提升,这一优势将更加凸显,为广东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老旧船舶拆解“加速” 年度目标稳步推进
10 月 28 日,“中航 911”“中航 922”“建航 023” 三艘中山籍老旧营运船舶在船厂拆解报废。中山海事部门联合市交通运输部门、船级社到现场监督确认,核准拆解船信息。此次拆解的三艘船舶总吨位达 3266 吨,预计补贴资金超 250 万元。中山海事局相关人员介绍,为推动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中山海事部门将通过多种方式向辖区符合条件的船舶所有人宣传政策,引导其拆解报废老旧船舶,优化运输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建造标准化绿色船舶。
“按照有关要求,我市共梳理上报2024年符合报废拆解条件的船舶15艘,共12217总吨,申报补贴资金1089万元。”11月29日,在信和船厂现场,肇庆绥江海事处行政执法员邝广恒正带领工作人员对申请报废更新的老旧船舶进行实船检验和信息核验工作。记者从海事部门获悉,截至当前,肇庆已有11艘船舶完成了拆解工作,还有4艘船舶正处于拆解状态中,拆解数量居全省首位。拆解过程中,肇庆海事局统筹安排业务骨干进驻船厂,全过程监督船舶拆解,保障工作程序合法合规,安全高效。
在佛山三水,主要从事内河普通货船运输的泽跃货船运输有限公司近期也成功申报了营运船舶报废拆解项目。记者从中国船级社佛山分社获悉,该公司主要运营广东内河至香港航线,每年运输量约50万吨,出于成本问题的考虑迟迟没有对计划报废拆解的船舶进行特检。该社得知情况后,专门开通特检绿色通道,组织专项小组为其合法船检证书。随后,在佛山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助力下,顺利取得船舶营运证,成功申报营运船舶报废拆解项目,取得专项补贴资金进行船舶运力更新工作。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本年度计划报废拆解船舶 144 艘,目前已完成拆解 3 艘,19 艘在拆解厂待拆解。接下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完善调度和督办机制,指导企业用好政策,推动营运船舶升级换代,为广东水运全面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便民惠民 焕发船舶发展新机
自船舶以旧换新政策发布以来,广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全力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为船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广州市港务局消息,为进一步便利船东进行老旧船舶报废更新申报工作,当前广州航运交易所已上线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测算功能。船东在网站选择补贴类型、船舶适航区域、类型、吨数及建造日期等信息,即可快速测算补贴金额。
10 月 23 日,随着两声巨响,“粤德庆货 3088” 和 “粤德庆货 3028” 两艘老旧船舶在江门台山市信和船厂开工拆解,并于次日顺利完工,创下整船拆解的 “广东速度”,标志着广东省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正式进入拆解阶段。记者从海事部门获悉, 江门海事局成立现场监拆工作专班,联合多部门深化业务审批、拆解确认、台账管理等程序保障;理顺拆解工作流程,明确关键监管节点,制定《老旧船舶拆解监督管理指引》,优化拆解监督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针对到港待拆的老旧船舶,出台实施预报管理制度,做好停泊管理,全过程监管拆解工作。
在中山,海事部门多次召开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相关政策宣贯会,为船东宣传有关政策。“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相关专家举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技术应用讲座,为广大船企‘送培上门’。”中山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倪亮介绍。此外,中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与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动省内船厂办理拆船环评等手续,严防环境污染,确保将老旧船舶报废更新补贴 “惠民惠企” 政策落到实处。
开展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扩大交通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广东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下一步,广东海事局将贯彻落实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有关决策部署,推动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支持并引导船企进行绿色船舶关键技术攻关,为船舶业、航运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广东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广东船舶业正驶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航道,一幅航运业的新画卷正在南海之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