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记者从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以下简称“黄骅港务”)获悉,2024年,黄骅港务完成货物吞吐量22583万吨,创下开港以来新纪录。其中煤炭下水量完成21435.5万吨,连续六年稳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散杂货吞吐量完成816.8万吨,创开港以来最好水平,有效助力国家能源安全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重要枢纽港口,每年煤炭下水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是以煤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能源大港。2024年,黄骅港务依托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优势,聚焦煤炭主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拓展“一体化、区域、内部”三个协同,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和区域单位的高效协作,为国家能源供应提供坚实保障。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完善气象服务平台预警功能,建立100公里-30公里的三级风速预警圈,在“8·26”灾害气象和“11·25”历史最长77小时大风封航等恶劣天气下,成功实现夏季突风和冬季长时间大风的“双防范”,确保了港口运营的安全稳定;提升内部管理,完善协作机制,年度大型检修计划时长兑现率达104.3%,装、卸流程设备故障时长分别减少60.4%和10.3%,实现故障影响“双下降”,为安全稳定保供夯实设备基础;加强数字化发展、智慧化运营,深入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减少流程准备时长23%,装、卸流程效率分别提升1.8%和1.4%,实现“双提升”,进一步加快资源的“快进快出”。
此外,黄骅港务持续发展散杂货业务,积极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推进内陆港建设,挖掘腹地经济潜力,实现集装箱、矿石、油品等运输业务多点开花,联合包神、新朔、朔黄集团自有三大铁路公司实现正反向发运,为周边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散杂货吞吐量屡创单月、单季度等7项生产纪录,为扩大“双钟摆”运输规模,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