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下载APP船货通
首页
|
船源信息
|
货源信息
|
船舶交易
|
船舶档案
|
资源商贸
|
企业名录
|
水运资讯
|
法律法规
|
航行信息
会员中心
|
续费方式
|
免费注册
|
免费发布
水运资讯
船舶制造
港口码头
能源建材
时事财经
人才招聘
文化娱乐
生活百科
原创作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更多
航运服务
宁波舟山港历年接卸全球最大40
2025年5月1日17点气象预告
2025年5月1日16时水位
2025年5月1日8时水位
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
全球市场:道指、标普500指数月
关于“恒硕909”轮、“宜港拖
2025年4月30日17点气象预告
更多
新闻资讯
全球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
总投资32亿元,安徽年产980万吨
撬动沿江 “砂石经济”!10亿元
国际油价4日大幅下跌为7.41%6
全球市场:抛售加剧!纳指再度
2024年国内沿海省际普通货船运
2024年国内沿海省际危险品船运
国际油价3日大幅下跌6.64%收于
微博
让中国海员体面劳动
2011/6/28 0:00:00 来源:中国水运网 发布人: 点击量:796
0
中国海员明天会更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海员队伍有了长足发展,人数达到65万,其中特别是外派海员具有高层次、高技术、高学历的特点,不仅大多数毕业于高等航海院校,受过良好教育,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普遍较高,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属于高端群体。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航运市场在跌宕起伏中逐步回暖,近年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方针政策等都为航运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有关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过去5年里海员供给数量有着显著增长,但今后航运业将持续面临海员劳动力市场短缺、高级海员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国海员来说,抓住机遇,协调好、利用好各种资源,将成为其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徐祖远表示,把握海员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加强海员发展的战略研究,健全海员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海员发展的文化氛围。
西方人把我们华夏民族视为只懂黄土文化的民族,是因为我国的航海、海员文化氛围“稀薄”。但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将逐渐加深对海员的认识度和关注度,届时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将投身海员职业,实现体面劳动。
给海员多“穿”几件保护衣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300多家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开展海员外派业务,约有10万人次的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且每年以7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世界海员重要劳务输出国之一。保护海员权益,才能让海员无后顾之忧地乐其所行。
徐祖远表示,海员权益保护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应当提到重要日程上,如果忽视海员权益的保护,海员队伍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航运事业的发展也将难以持续,整个经济运行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徐祖远说道,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海员来说,就业权利应该是最基本地权利之一,政府、航运企业和船员服务机构应当携起手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海员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之上,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海事部门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对海员服务机构、外派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杜绝各种侵害海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使海员劳务市场更规范、竞争更有序、发展更健康。
据了解,《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预计于2012年生效,其生效将对我国海员权益保护工作乃至整个航运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为全世界海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以政府、船东及海员都能接受的标准和方式保证所有海员都有“体面工作”的权利。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和履约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协调政府、船东、船员三方的力量,努力以履行《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为契机,切实保障海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逐步实现海员的体面劳动。
为保障外派海员的权益,交通运输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11年7月1日正式生效,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外派管理机构的责任义务,理清我国海员外派管理的各项制度,是今后开展海员外派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实施将对规范外派市场秩序、保障外派海员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海员大会上,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对《规定》细则条款进行了解读,以帮助航运业深刻领会《规定》的实质和内涵,更好地贯彻落实该规定,确保外派船员的权益得到保护。
不仅从履约、规定层面保护海员的合法权益,还应提高海员的职业安全。针对亚丁湾一带频繁的海盗活动,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根据相关国际法,中国海军从2008年12月26日开始,对索马里和亚丁湾海域实施了护航,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近400批次,为4000多艘船舶在这个区域护航。
中国海员明天会更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海员队伍有了长足发展,人数达到65万,其中特别是外派海员具有高层次、高技术、高学历的特点,不仅大多数毕业于高等航海院校,受过良好教育,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普遍较高,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属于高端群体。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航运市场在跌宕起伏中逐步回暖,近年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方针政策等都为航运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有关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过去5年里海员供给数量有着显著增长,但今后航运业将持续面临海员劳动力市场短缺、高级海员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国海员来说,抓住机遇,协调好、利用好各种资源,将成为其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徐祖远表示,把握海员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加强海员发展的战略研究,健全海员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海员发展的文化氛围。
西方人把我们华夏民族视为只懂黄土文化的民族,是因为我国的航海、海员文化氛围“稀薄”。但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将逐渐加深对海员的认识度和关注度,届时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将投身海员职业,实现体面劳动。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我来说两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长江水运信息网保持中立。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
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