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网站app船货通下载连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2011年8月(上半月)港口航运业要闻综述
2011/8/19 0:00:00 来源:国研网 发布人: 点击量:1926
0
一、政策监管



山西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2011年10月施行



《中国水运报》8月1日报道,7月28日,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山西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共分7章41条,明确规定全省设区的市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路交通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水运企业的水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对长度在5米以下、载客12人以下的船舶从事水路运输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建立健全了水上应急救援体制和机制,同时,《条例》也完善了山西水路交通处罚标准。



点评:《条例》是一部符合山西水路交通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山西省水路交通管理空白,标志着山西水路交通管理将有法可依。



二、行业要闻



1、中国挑战新加坡船用燃油港地位



《大公报》8月1日报道,总部位于香港的船运燃油供应商光汇石油认为,随着中国扩建码头,增加油轮吞吐量,三年后,中国可能将夺去新加坡近三分之一的船用燃油市场份额。中国增建码头,可能将挑战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船用燃油港的地位。随着更多超大型油轮直接运送到中国,船用燃油的成本也会降低。由于中国缺乏大型码头,目前有大约200万桶燃油会先运到新加坡,然后换成小船运往中国。



2、2011年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速下降



《第一财经日报》8月1日报道,航运市场上半年的增速,并没有业界年初时预计的那么乐观。不过,与航运企业相比,大部分港口企业上半年依然还可以取得盈利。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4.2亿吨,同比增长13.2%,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5.4%,二季度增长11.2%,增速呈现逐季下滑态势。



点评:3月份以来,吞吐量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却反而连续下降,其主要原因除需求放缓以外,去年基数较高,也是其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8%,较去年大幅下滑了10.4个百分点,是拖累整体吞吐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内贸同比增长15.6%,较去年加快了5.2个百分点,是支撑港口吞吐量高位的主要驱动力,但其增速在3月份达到年内高点后逐月下滑,6月份已下降到8.1%。



3、高盛下调亚太地区集装箱航运业费率和赢利预期



《现代物流报》8月3日报道,高盛7月26日发布研报指出,由于下调了消费增长预期,高盛将相应地下调对亚太地区航运业需求增速的预期:将2011年和2012年全球集装箱运输总量增长预测每年下调1.2%,分别为9.5%和10.3%。高盛认为,相对亚洲运输业而言,集装箱航运在未来12个月中仍具吸引力,其中,亚洲区域内的航线最具吸引力。



4、国际内陆港“西安倡议”发布



《中国水运报》8月3日报道,7月30日,“中国内陆开发开放探索——国际内陆港模式与价值研讨会”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召开,100余名中外知名物流行业领袖、专家围绕 “国际内陆港”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联名签署、发布了我国首个国际内陆港发展倡议书——“西安倡议”,这也标志着中国国际内陆港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5、三峡船闸7月份过货量同比增五成



《中国交通报》8月4日报道,今年7月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的货运量分别达到888万吨和92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5.47%和55.22%,双双创下主汛期月度货运量新高。



点评:随着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政策稳步推进,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大型化成效显着,船舶装载能力进一步提高。6月底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从事翻坝转运的非标滚装船全部退出市场,三峡水域通航环境进一步改善。



6、太航看好内地煤炭运输市场



《大公报》8月5日报道,太平洋航运行政总裁吕博古8月4日表示,干散货运输市场仍然处于低水平之下运作,未来数年仍存诸多变数,只有审慎留意市场动向。他认为,政府制定的政策对业务发展有一定影响,不过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有望取代欧洲,成为带动公司干散货运输业务增长的火车头。



7、15船公司落实征旺季附加费



《大公报》8月5日报道,马士基航运将与14家船公司于8月15日开始在泛太平洋线上,落实征收旺季附加费,每40尺大柜收400元美元,标箱减半。今次加费实际上是比原先预定6月15日实施期,已推迟了两个月。业界的看法是,即使口头上对外宣布加费,但能否成功,仍然是未知之数,甚至有航商抱悲观态度,燃料成本上涨加上消费需求疲弱今次加费会以零效果收场。



8、VLCC运费料跌至2万美元



《大公报》8月5日报道,分析预测,今年超级油轮(VLCC)平均运费将跌至1997年以来最低的日租金2万美元。另据克拉克森的资料显示,由于现时很多VLCC船东宁愿接受无利可图的运费,都不愿拆解油轮,今年报废的VLCC只有280万载重吨,同比下跌19%,导致船运业出现近29年来最严重的运力过剩情况。



9、2010年港建费收入超114亿元



《中国水运报》8月5日报道,日前,财政部公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据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港口建设费收入114.44亿元,完成预算的114.4%,超过预算主要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大于预计;港口建设支出119.4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



点评:港口建设费是向进出对外开放口岸港口辖区范围的所有码头、浮筒、锚地及从事水域过驳等装卸作业的货物征收的费用,专项用于港口建设的国家政府性基金。港口建设费的合理征收和使用,可以进行港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和航运的健康发展。



10、航运租价下行压力加大



上海航运交易所8月10日报道,日前,希腊经纪行RS Platou经济研究部门负责人鲍丁(Bjorn Bodding)称,2012年随着需求增速超过运力增速,船公司与船东的前景转好,集装箱船租价将上涨。



三、区域要闻



1、山东:董家口港区半年引增新资400亿



《中国水运报》8月1日报道,7月27日,青岛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对外公布,今年上半年,董家口港区已确定入驻的项目达到13个,投资总额达40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主要分布在矿石码头、煤炭码头、液体化工和原油码头以及物流园区等四大板块,建成后将至少形成1.2亿吨的通过能力。未来5年,董家口港区将以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为目标,实现1100—1400亿的总投资规模。



2、广东:珠海港6大项目开工



《中国水运报》8月1日报道,珠海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前期工程等6大项目近日举行开工投产典礼。此次开工投产的六大项目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前期工程、高栏港务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珠海港洪湾港务二期工程、中油珠海石化仓储项目、普洛斯物流园以及高栏岛风电场项目,涉及总投资额60多亿元。



3、福建:推进省级港航管理一体化



《中国水运报》8月1日报道,7月26日下午,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举行水路运输管理职能调整移交工作座谈会,并签订省港航管理、运输管理部门水路运输职能调整移交协议书,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省级水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由省运输管理部门调整到省港航管理部门,同时代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受理的水路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和水运行业统计等工作也转由省港航管理部门负责。



点评:此次福建省水路运输管理职能调整、移交是朝着福建省涉水港航管理职能一体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此举有利于福建省水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一体化,实现对全省港口和航运企业统一调控、管理和服务。



4、江苏: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中国水运报》8月1日报道,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地方海事局辖区共发生一般等级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6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减少2人,事故起数增加1起,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全省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持续平稳。这是近日记者从该局召开的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5、福建:沿海港口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8月2日报道,记者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在煤炭、金属矿石和外省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同比增长17%。



点评:今年上半年,福建省临港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泉州石狮热电厂投产运营,华能、华电等电厂新增的发电机组投入使用,进一步推动了煤炭需求。福建省上半年降水明显减少,水电发电量受影响同比下降四成左右,全省火电供给大幅提升,火电发电量同比大幅度增长七成左右,带动福建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大幅增长。同时,国外煤炭价格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优势,用煤企业加大了外贸煤炭的储备,带动外贸煤炭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



6、广西:加大西江黄金水道项目财政支持力度



《中国交通报》8月3日报道,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自治区财政厅筹措资金,加大对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同时,记者也从财政部了解到,中央部门同样非常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西江黄金水道项目建设,下半年将继续安排项目补助资金。届时,自治区财政将进一步统筹资金,加大对西江黄金水道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7、福建:厦门海沧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中国水运报》8月5日报道,厦门海沧港又一大型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远海集装箱码头日前试投产。这标志着海沧向“海西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又迈出一大步。海沧保税港区二期远海集装箱码头项目总投资45.23亿元,是厦门乃至福建地区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8、福州新港再开两条新航线



《中国水运报》8月5日报道,8月4日凌晨零时,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迎来了韩进海运集装箱船舶“韩进深圳”轮的中东线首航。当晚8时,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商马士基航运的“马士基科纳克里”号靠泊福州新港,成为马士基航运今年在福州新港开通的第二条西非线。



9、上海:有望成海事仲裁中心



《大公报》8月8日报道,据英国《公平杂志》最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专题报道,伦敦英士律师楼在上海分公司的高级合夥人彼得。梅里表示,伦敦只有1个海事法院,中国却有约40个,反映了中国的海事个案数目与繁忙业务。很多货主偏向在上海进行法律仲裁,上海有可能超越香港及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10、河北:半年货量1.7亿吨



《大公报》8月9日报道,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公布信息,今年上半年河北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7834亿吨,同比上升11%,较集团组建前的2009年同期增加3400万吨。秦皇岛港今年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9亿吨,同比升6%,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黄骅港货物吞吐量达5038万吨,其中煤炭4833万吨,同比增长12.65%。



11、上海:甬沪筹划成立国内首家航运保险公司



《中国水运报》8月12日报道,8月10日上午,宁波港与上海港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携手进军航运保险市场,筹划成立国内首家航运保险公司。该航运保险公司将以宁波港和上海港作为主发起人,引进国内大型保险机构和国内港航物流领域大型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航运保险公司将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放眼国际,以港航保险为主营业务,兼顾其它类保险业务,做到保险功能的相互补充。



12、重庆: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中国水运报》8月15日报道,8月11日,重庆市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举行第二次会议,分析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全市水运发展情况,并就“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重庆在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条件,具有大运能、低成本、低能耗的物流运输大通道优势,要下功夫将这种优势彰显出来,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点评:目前,重庆市水运货运平均运距全国内河第一,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全国内河第一,船舶平均单位能耗全国内河最低,货运周转量占全国内河四分之一,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水运一类口岸、保税港区和5000吨级深水航道、码头的地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雏形已初步显现。



四、企业要闻



1、中国远洋:将加快结构调整



国际船舶网8月2日报道,最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海运行业的运价波动剧烈,中国远洋干散货航运和集装箱航运业务的盈利情况也出现了大幅波动。2010年,在世界经济快速复苏的背景下,运价触底回升,中国远洋的上述两类业务盈利状况大幅好转,毛利分别达55.5亿元和59.7亿元。然而,2011年受运力大量交付影响,运价恢复缓慢,中国远洋盈利出现下滑,一季度净亏损5亿元。第二季度的航运市场也很不理想,众多航运公司纷纷报亏。进入7月份,航运市场仍然没有起色。中国远洋总经理张良表示,中国远洋今后将加快结构调整。



2、太平洋航运:盈利大减94%



《大公报》8月4日报道,环球经济复苏未明,航运板块率先受挫。太平洋航运8月3日公布截至6月底中期业绩,录得股东应占溢利大减94%至300万美元(约2340万港元),惟派息维持去年水平,每股派5港仙。市场预期,该股作为今年首只公布中期业绩的香港上市乾散货航运股,将预示着其他航运股难有好表现。



3、中国海运:将发行40亿元中期票据



《中国水运报》8月5日报道,中国海运8月5日将发行40亿元7年期中期票据,本期债券采用簿记建档、集中配售方式发行,起息日和缴款日均为8月8日,上市流通日为8月9日。本期中期票据无担保。经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本期中期票据的信用级别为AAA,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级别为AAA。中国银行担任此次发行的主承销商。



4、东方海外:半年赚13亿跌86%



《大公报》8月9日报道,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00316)8月8日在湾仔总部公布上半年业绩,总收入上升约7%,达29.21亿美元(约227.96亿港元)。因上半年无特殊收益,纯利为1.75亿美元(约13.68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1.75亿美元(13.66亿港元)同比跌86%,每股盈利为0.28美元(2.18港元),派中期息每股0.07美元(0.546港元)。集团财务总监金柏坚称,班轮运输业务艰难的经营环境会持续至年底。



5、天津港集团: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水运报》8月10日报道,8月4日,天津港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双方共同出资组建的西安陆港津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揭牌。根据协议,在用足用好天津滨海新区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天津港还将在港口操作、港口费收、全程物流、技术服务等四个方面给予合资公司全力支持,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西北内陆地区国际物流行业的领先企业。



点评:推进内陆“无水港”和区域营销中心建设,是天津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完善腹地物流网络、进一步发挥天津港对区域经济服务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天津港的腹地物流网络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21个内陆“无水港”和区域营销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主要腹地省份的物流网络。



6、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百亿促三江港建设



《中国水运报》8月10日报道,近日,湖北省鄂州市政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鄂州市三江港等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协议,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额约100亿元,推进武汉新港三江港等项目建设。



7、中远航运:大力开发台湾市场



《中国水运报》8月10日报道,8月5日,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上月27日在台北市成功举办了中远航运业务推介会。本次推介会充分展示了中远航运特种船运输方面的强大实力以及持续为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进一步加深了台湾客户对中远航运航线分布和船队发展情况的了解,增强了台湾客户与该公司合作的信心。



点评:2009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中远航运分别在北京、上海、韩国、日本、美国、香港、大连、武汉、青岛、土耳其、成都等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客户推介会。本次台湾推介会共邀请到70家公司近90名客户代表参会,是中远航运区域推介的最后一站,并取得了超过预期的市场营销效果。台湾是远东航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台湾市场对中远航运扩大营销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业务推介活动是中远航运开发台湾市场的一个开端,随着中远航运的业务拓展,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继续大力开发台湾市场。



8、海丰国际:赚五千万毛利率降



《大公报》8月12日报道,海丰国际(01308)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录得纯利5106.3万美元(约3.98亿港元),按年基本持平,每股摊薄盈利1.95美仙,不派中期息。期内收入按年增27.4%至5.1亿美元,毛利率由18.2%跌至13.2%。业绩报告显示,集团航运运力上升及货运代理销售渠道增加使货量增加,海陆货运平均收费亦有增长。期内集团的销售成本开支上升35.3%至4.43亿美元,主要由于船用燃料及租船成本上升,加上货量增长所致。由于开支费用提高,毛利按年下跌7.8%至6733万美元。



9、招商局:39亿投资斯里兰卡港



《大公报》8月15日报道,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深圳拜会了出席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同日,双方就招商局将投资和管理的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项目兴建营运后转移(BOT)协议正式签署,陪同拜会的有招商局国际董事总经理胡建华及董事副总经理刘云树等。



该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39亿港元),是斯里兰卡迄今最大的外资项目,由招商局主导运营及管理35年。码头岸线总长1200米,陆域面积58公顷,水深18米,项目将分为2期工程,首期工程将于2013年初投产。按照BOT协议的相关规定,招商局国际、Aitken Spence和斯里兰卡港务局三方共同设立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CICT),进行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的设计、建造与运营管理;其中,招商局国际占股55%,Aitken Spence占股30%,斯里兰卡港务局占股15%。



五、海外要闻



1、日本:三大船公司2011年首季皆亏损



《大公报》8月1日报道,综合外电报道,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于7月31日在东京公布11/12财政年度首季业绩,三家公司在首季分别录得71.5亿、80.5亿及37.3亿亏损,明显敲响警号。日本邮船首季营业额是4477.3亿日圆(下同),同比跌11.3%,商船三井营业额为3491.1亿,同比跌12.1%,川崎汽船则有2442.1亿,跌3.8%。



2、印度:埃萨公司斥巨资扩张港口吞吐能力



《中国水运报》8月3日报道,据《印度报业托拉斯》近日报道,印度第二大私营港口公司——埃萨航运、港口和物流公司(以下简称埃萨公司)称,为了加强其港口吞吐能力和购买设备,该公司在2012—2013财年将完成1170亿卢比投资计划。



3、印度:计划成立国有港口投资公司



《中国水运报》8月3日报道,瞄准扩大贸易,印度政府不断扩大面向海外港口码头设施的投资,近日已计划设立规模为250亿卢比的从事专业投资的国有企业。业内人士称,印度政府将以国有港口事业的资金为资本,在1个月内设立港口管理企业“印度国际港务公司”。新公司计划发行公司债券,但是尚未明确债券发行量。新公司将参照全球港口管理巨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和迪拜环球港务集团,通过增加便于印度海运公司进出的海外港口码头,扩大印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



4、日本:加大对越南港航业投入



《中国水运报》8月3日报道,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商业监控公司(BMI)在越南2011年三季度货物运输报告中指出,日本政府、投资公司、承包商和航运公司都在寻求涉足越南港口和航运业。日本对越南港口和航运业的兴趣正在增加。为了确保铁金块的供给,神户制钢预计将耗资2.44亿—3.65亿美元在越南建独资港口。商船三井将首次在开往欧洲的航线上配备载箱量6500标箱集装箱船。商船三井每周将安排10艘6500标箱集装箱船承担越南集装箱的运输任务。此外,日本邮船将同越南国家航运公司联手承担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运。



5、韩国:制订第三个港口发展计划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8月10日报道,韩国国土海洋部日前公布了第三个“全国港湾基本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韩国将投入41万亿韩元用于全国港口海湾的扩建改造,使目前以货物处理为主的港湾变成集物流、休闲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点评:“全国港湾基本计划”是韩国政府制订的以10年为单位的港湾长期发展规划。此次公布的第三个基本计划是2011年至2020年韩国港湾开发与运营的根本依据,主要目标是进一步丰富港湾地区的功能,提高港湾地区的附加值。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