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网站app船货通下载连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航运的前景与暴跌的股价
2011/9/5 0:00:00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发布人: 点击量:874
0
在最近一轮全球股市的震荡中,航运类股票的萎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当然,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由于个别股票拥有跟随全球股市走势而涨跌的特性所造成的。可是这种说法显然只能说明部分原因,且无法解释全球上市航运企业股票跌幅普遍高于所有股票平均跌幅的现象。



根据美国著名航运金融咨询机构AMA的数据显示,1—8月全球航运类股票的总市值缩水29%,至3320亿美元。市值的统计范围包括世界上各大股市的上市航运企业,囊括所有船东、船公司、货代、造船业乃至近海钻探业等与航运相关产业。通过数据可以发现,统计中的样本已经包括了许多像近海海工以及其他与航运相关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市值缩水程度优于一般上市航运企业,甚至优于全球股市的整体水平。



另外,所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航运类以及与航运相关产业股票的市值,今年缩水26%,至1160亿美元。跌幅超越全球股市总体平均水平的航运类以及与航运相关产业类上市企业,显然已经让它们的投资者失望透顶。同时,关于上海航运企业的融资、财务状况及其前景的质疑声亦络绎不绝。



8月初股价下跌



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标准普尔对于美国债券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烧得火热的经济问题浇了一桶油。而比平均水平跌得更惨的航运类股票也预示着人们对于航运业的前景普遍不乐观。



8月5日,亚洲股市没有好转迹象。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当天收盘下跌3.6%;NOL收盘价格随大盘趋势下跌3.7%;航运信托类上市公司Rickmers Maritime以及Sembcorp Marine收盘价格分别下跌5%、4.8%;船公司Noble集团收盘价格下跌6.88%。



香港股市表现更糟糕,恒生指数当天收盘下挫4.29%;东方海外收盘下跌6.26%;干散货船公司Pacific Basin下跌6.6%;熔盛重工则更为严重,下跌7.11%。



日本股市较香港稍好,日经指数8月5日收盘下降3.7%。



尽管美国8月5日所公布的就业率好于预期,并且稍稍缓和了欧洲以及美国股市的跌势,然而此状况没有持续多久,股票再一次“回归”。



奥斯陆、伦敦以及其他分布在欧洲的各大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航运企业股价先表现出震荡,随后回归跌势。



在美国,各航运类股票8月5日开盘时一度止跌回升,可好景不长,人们对于世界经济的普遍担忧再一次把大盘涂成了红色,坚挺住的唯有油轮船东Frontline、集装箱船公司Seaspan以及Danaos。



8月4日,当道琼斯工业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4.3%以及5%时,彭博油轮业指数也相继下挫5.3%,BDI下跌4.7%,集装箱行业股票稍好些,平均跌幅为3.3%。而彭博“50佳航运企业指数”表现优于大盘,整体跌幅仅在2.4%,这主要由于这些航运类股票因时差关系在率先收盘的亚洲股市中表现不错。另外,彭博“航运企业股票指数”自2月份触顶以来下跌25%, 仅7月初以来就下跌14%。



不过承受最大打击的应该还是众多知名船公司。8月4日,马士基在丹麦上市的股票价格收盘下跌4%。在北美上市的船公司情况更为不妙:DryShips收盘价格下跌6.3%;Navios下跌6.6%;Diana 下降7.3%;Frontline下跌超过10%;Genco下跌11%;Eagle Bulk下跌15%;Genmar下滑18%。Overseas是几家逆势上扬的航运类股票之一,其价格收盘增长4.5%。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短期内下跌趋势不会停止,特别是受困于运力过剩的油轮业以及干散货运输类股票,在全球经济以及贸易进一步衰退的情况下,它们很有可能面临资产重组的麻烦。



1—8月总体跌势



截至8月初,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累计跌幅达8%,与历史最高点相比跌幅更是高达16%;纳斯达克指数与年初相比跌幅为12%;香港恒生指数跌幅为12%;奥斯陆全股指数跌幅为20%。



相信以上数据已很叹为观止了,不过与航运类股票的跌幅相比这些数据只是“小巫见大巫”——很多航运类股票的市值跌幅甚至超过50%。当然,这些萎靡的表现或有其特殊性,比如很大程度上许多股票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上市航运企业的亏损、停牌、破产或者资产重组。不过,就算把所有的“个别因素”考虑进去的话,上市航运企业的明天仍然难见光明。



AMA的分析师彼得·舍夫表示,上市航运企业的市值缩水不仅仅因为股市整体的崩盘导致,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航运业本身的不给力,比如运费低迷以及运力过剩。



他还认为,资本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问题非常敏感,可以说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预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对世界经济总体趋势的预期。航运业作为一项与贸易以及全球经济相关的产业,非常受制于类似于美债上限的调整以及欧债危机这种在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的经济问题。



部分船东巨头以及有雄厚资金支撑的上市航运企业在此轮股市动荡中的市值下滑程度要较那些直接与世界经济问题挂钩的油轮业以及干散货行业小很多。如马士基,其总市值今年下降32%——尽管这已经是比较令人吃惊的数字了,但还是低于大多上市航运企业的缩水程度。



日本的上市航运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们今年不仅需要面临全球航运业的动荡,还承受了地震和海啸以及随后发生的核泄漏事件的影响。截至8月初,MOL总市值跌幅达59%;NYK跌幅为58%;K’LINE跌幅则飙高至61%。另外,作为欧洲以及美国以外的以非美元或欧元结算财务的企业,日本航运业市值大跌更是很大程度上要归于美元的大幅贬值,可谓祸不单行。



中国的上市航运企业由于资金相对充足,不会像日本同行那样“走霉运”,不过它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截至8月初,今年以来中海集运市值缩水40%;长荣海运市值跌幅为47%;东方海外跌幅为5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腊船东Danaos以及加拿大船公司Seaspan,这两家公司在今年全球股市大跌中却没有显现出过多的下跌,且与总体走势趋于一致,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之前资本结构的调整。



干散货方面也较悲观,今年以来,干散货巨头DryShips市值缩水52%;Navios市值减少52%;Pacific Basin40%市值打了水漂;而正面临破产以及官司缠身的Eagle Bulk市值跌幅更是达到65%。



油轮行业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不给力”,全球上市油轮企业的总市值下跌超过40%。截至8月份,今年以来OSG市值跌幅为51%;Euronav市值跌幅为50%;SFI市值跌幅为43%。值得一提的是投资相对多样化的Teekay集团,尽管在其不久之前所发布的二季度报告上显示了惊人的亏损,不过自今年以来其总市值跌幅相对缓和为34%。



航运类股票价格的猛跌,致使其资产被普遍“低估”,这些股票的总市值低于其现实的资产净值。不过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仍旧没有放弃上市航运企业。由于今年的暴跌,许多人不顾之前的“大出血”继而纷纷进场抄底。对此AMA的分析师指出,航运类股票将持续下跌,这种抄底现象不久之后就会消失。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客服部:刘先生 (15922319160)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皖芜湖市繁昌县沿河路  举报电话:0553-7350023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航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船货通